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简称“华基金”)是2013年1月7日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并于2017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了解详情]
华基金搭建自然教育体系平台,实践零废弃并倡导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推动国内外最新环保理念、技术和方法的交流与分享,践行公民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正在成为促进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的有力推动者。
2025年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家林草局发布,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野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约3100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有高等植物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000余种。 国家林草局将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专题研究,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植物园体系及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中心体系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及重要栖息地、鸟…
为全面掌握自然笔记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改进建议,深入了解自然笔记作者和指导教师参与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规范自然笔记征集活动、提升自然笔记质量的关切,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将联合国家植物园、国家动物博物馆、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并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笔记问卷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支持。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将严格保密,并仅用于公益和研究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将纳入计划于2025年6月初发布的《2025年全国自然笔记绿皮书…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任务要求,总结提炼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先进实践经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积极参与生态价值理念和生态文化传播,我中心现发起2025年企业ESG案例征集活动。请你单位根据活动方案(见附件)要求,提交企业ESG案例。我中心将组建专家组对提交的案例进行筛选和评审,评选出的优秀案例在中心官方网站公示、公布后,将辑成《2025年企业ESG案例集》并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
2025年,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公益机构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DeepSeek从政策、技术、社会参与、国际合作及产业融合等维度给出了讨论、分析与畅想。 DeepSeek总结到“要以政策为杠杆、以科技为工具、以公众为基石、以国际化为视野”,”构建“智慧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机构需强化跨界资源整合能力,将深圳的创新基因注入生态保护,打造全球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深圳样板”。(注:具体项目需结合大湾区各城市资源禀赋与政策导向进一步细化落地…
2010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球13个虎分布国联合发布了“全球野生虎翻倍计划”-TX2,旨在到下一个中国虎年即2022年,通过各国努力将全球野生虎的数量翻倍。在过去的12年里,野生虎数量从2010年的约3200只增加到2023年的5500余只,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尼泊尔等国家已实现老虎数量的增长。然而,野生虎仍然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以及猎物不足等问题,制约着野生虎种群数量的增长。 2024年7月29日是第14个全球老虎日,我国切实加强虎等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
2023年8月21日,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简称:华基金)第二届理事会第十次会议暨第三届第一次会议顺利在华侨城湿地多功能会议室召开。华基金理事长邱少军、理事刘洪杰、许茜、余粤、陈竹君、郑少伟、高征、董明 (排名不分先后,按照姓氏笔画)、秘书长孟祥伟,监事邹焘蔚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召开程序、出席理事人数及表决方式符合基金会章程规定,合法有效。华基金业务主管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方熙强先生、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华论坛管理部总监王克先生、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财务部总监王会云先生、万商…
关注零废弃生活的小伙伴们 【零废弃社区实验室】项目 在华侨城片区正热烈进行中 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
为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优秀环境教育场所的示范作用,2014-2021年,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在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简称:华基金)支持下,实施了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推广自然学校建设的“三个一”模式,即“一间教室、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和一套环保课程”,并在全国建立了6批共106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以下简称自然学校)。 为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总结和展示各自然学校在“双碳”、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经验和做法,从即日起至2023年8月1…
各有关单位:中日韩环境人力资源研讨交流活动为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下的环境合作项目,由中日韩三国轮流主办,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我中心为该项目的中方协调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为加强三国环境官员就环境议题的交流,分享三国环境政策与实践,经三国协调机构商议,第二十二届中日韩环境人力资源研讨交流活动将于2024年11月5-8日在日本北九州市举行,主题为“循环经济与资源有效利用(Circular Economy and Resource Efficiency)”。我中心将面向生态环境系统征集5名中方代…
2018年10月27日,华基金副秘书长孟祥伟在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8)上,以《都市中国的绿宝石》为主题,为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位嘉宾和参与者分享了城央滨海湿地的自然教育创新模式。
为全面掌握自然笔记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改进建议,深入了解自然笔记作者和指导教师参与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规范自然笔记征集活动、提升自然笔记质量的关切,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将联合国家植物园、国家动物博物馆、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并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笔记问卷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支持。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将严格保密,并仅用于公益和研究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将纳入计划于2025年6月初发布的《2025年全国自然笔记绿皮书…
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任务要求,总结提炼企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先进实践经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模式,积极参与生态价值理念和生态文化传播,我中心现发起2025年企业ESG案例征集活动。请你单位根据活动方案(见附件)要求,提交企业ESG案例。我中心将组建专家组对提交的案例进行筛选和评审,评选出的优秀案例在中心官方网站公示、公布后,将辑成《2025年企业ESG案例集》并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
2025年,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公益机构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DeepSeek从政策、技术、社会参与、国际合作及产业融合等维度给出了讨论、分析与畅想。 DeepSeek总结到“要以政策为杠杆、以科技为工具、以公众为基石、以国际化为视野”,”构建“智慧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机构需强化跨界资源整合能力,将深圳的创新基因注入生态保护,打造全球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深圳样板”。(注:具体项目需结合大湾区各城市资源禀赋与政策导向进一步细化落地…
何显红是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援建的第一所自然学校的资深志愿者,获得团深圳市委颁发的2024年深圳市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 团深圳市委着力推进湿地保护志愿服务发展。自然学校自成立以来,便以“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为着力点,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面向全社会招募和组建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开展系列讲师培训,通过自然学校的平台与公益组织进行联动,引导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湿地保护当中。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小何一家这样的志愿者家庭,加入到湿地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我们“乡愁”…
2025年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家林草局发布,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野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约3100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有高等植物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000余种。 国家林草局将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专题研究,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家植物园体系及旗舰物种保护研究中心体系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及重要栖息地、鸟…
为全面掌握自然笔记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改进建议,深入了解自然笔记作者和指导教师参与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规范自然笔记征集活动、提升自然笔记质量的关切,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将联合国家植物园、国家动物博物馆、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等相关单位,共同发起并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笔记问卷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的支持。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将严格保密,并仅用于公益和研究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将纳入计划于2025年6月初发布的《2025年全国自然笔记绿皮书…
何显红是深圳市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援建的第一所自然学校的资深志愿者,获得团深圳市委颁发的2024年深圳市十佳志愿者荣誉称号。 团深圳市委着力推进湿地保护志愿服务发展。自然学校自成立以来,便以“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为着力点,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面向全社会招募和组建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开展系列讲师培训,通过自然学校的平台与公益组织进行联动,引导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湿地保护当中。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小何一家这样的志愿者家庭,加入到湿地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我们“乡愁”…
近日,光明日报就华侨城集团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作出的具体行动及成果给予详尽报道。其中,由华南集团和华基金共同发起的“中国自然教室计划”作为美育进乡村的案例之一进行展示,充分体现了该项目的影响力。 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
作为资助型基金会,华基金主要支持开展湿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项目,包括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人才培训和学术交流,以及其他符合华基金宗旨的其他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及项目。
目前,华基金已经推进的有自然教育、零废弃、公众生态讲堂和绿色论坛等项目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